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护航“苏超”南通主场赛事 交出安全与服务“双优”答卷

来源: 南通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10-22 14:07 字体:[ ]

随着10月19日“苏超”南通主场最后一场赛事落下帷幕,南通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圆满完成机关办公共场所对外停车服务保障任务。期间,我局坚持“安全为基、服务为要”宗旨,统筹停车资源调配、全流程隐患防控与多部门联动协作,用精准数据与扎实行动筑牢安全防线,为广大观赛群众提供便利服务。

赛前筹备:谋定在先,构建全维度保障体系

提前启动系统性筹备工作,从资源规划、风险排查到能力提升,层层压实责任。一是科学规划布局。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免费开放市行政中心、政务中心、图书馆及综合服务中心核心停车区域,精准划分2200个停车泊位,同步制定“苏超”赛事期间便民服务工作方案,明确停车引导、车辆管理、离场疏导等全流程职责,细化工作机制,确保分工到岗、责任到人。联动启瑞广场、报业大厦等周边办公场所,建立“核心+补充”停车资源网络,提前预判不同场次车流高峰,确保停车需求有效承接。二是联合排查风险。联合市公安局内保、治安、反恐、情报指挥中心、巡特警、交警和派出所等部门单位,对核心停车区域开展多轮安全风险评估,重点检查安全设施设备、应急疏散通道、新能源充电桩等关键点位,及时整改消除潜在隐患。邀请消防救援支队针对停车场人流、车流特点与充电车辆应急处置要点,专项检查微型消防站和室内、外消防栓等消防设施,确保所有设备处于完好有效状态。三是模拟实战演练。组织保安、物业人员开展消防技能培训与演练,详细讲解手提式、推车式灭火器使用方法,明确“充电车辆起火先断电、再扑救、及时报警”的处置流程,通过模拟场景提升服务保障人员应急反应与现场处置能力。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锋多次深入一线督导筹备工作,要求完善应急保障机制,确保赛事重点环节全流程可控、突发情况可快速应对。

赛中保障:精准发力,以整体数据筑牢安全与服务双防线

围绕“停车有序、安全无虞” 核心目标,通过系统化调度与精细化管理,实现各项保障工作高效落地。一是多区域联动,高效承接观赛车流。通过“核心区域承载+周边场所补充”的保障模式,全方位解决观赛群众“停车难”问题,市行政中心、政务中心、图书馆及综合服务中心等核心区域总停车量达3573辆。联动周边启瑞广场、报业大厦等7家办公场所承接车辆618辆,有效分担核心区域停车压力。二是全区域巡查,闭环化解各类隐患。针对全部赛事停车区域,安保人员持续开展“逐车检查、全域巡逻”,妥善处置未关车门车窗、车辆未熄火和车内有易燃物品、宠物等各类安全隐患40余起。新能源车充电桩安排技术人员全程管理,定时巡查充电状态,及时排除充电故障。三是全流程协作,构建立体保障网络。牵头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形成“无缝衔接、快速响应”的保障格局。公安部门在核心停车区域外围不间断巡防,消防救援部门驻点安排消防人员、车辆,市级机关门诊部固定配备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各停车区域统一设置指向导视牌,保安人员现场引导,积极提供便民服务。

赛后收尾:闭环管理,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一方面,做好单场赛事收尾,延时坚守至最后一刻。每场赛事结束后,按照“不遗漏一辆车、不留下一处隐患”的要求,安保人员稳妥做好离场保障工作。打开所有车行道闸出口,安排专人疏导交通,避免车辆拥堵。组织回收锥桶、导视牌等物资,恢复停车场正常秩序。核心区域灯光统一延迟至次日零点关闭,确保夜间离场照明充足。另一方面,完成全部赛事总结,提炼经验形成长效机制。随着最后一场赛事收尾工作完成,立即开展全周期保障复盘,梳理多场次赛事的停车数据、隐患处置案例与群众反馈,总结“赛前精准规划、赛中动态响应、赛后闭环管理”的工作模式。针对不同场次车流变化、隐患类型特点,提炼可复制经验,形成重大赛事安全保障长效机制,为后续承办各类大型活动提供参考,有效解决“停车难、停车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