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68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26 08:45 累计次数: 字体:[ ]

龚卫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倡导机关工作人员带头绿色出行的建议”已收悉,党政机关选择以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方式出行,带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出行习惯,是解决城市交通高峰时段拥堵的有效手段,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您的建议对我局推动培育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行为风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现结合市交通局、轨道公司协办意见内容,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2022年,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发改委、工信局联合印发《南通市公共机构关于加强用能管理的实施意见》,将绿色出行管理作为推进绿色办公的一项重点工作,并纳入《南通市公共机构深入开展绿色低碳引领行动实施方案》。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每年制定全市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目标任务,召开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会议,持续倡导“135”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号召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干部职工养成“一公里步行、三公里骑车、五公里公交”的环保健康出行习惯。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加强宣传,发布绿色出行倡议书,发放宣传册、组织科普展。轨道交通公司持续开展轨交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活动,“面对面”宣传公交优先发展政策和绿色低碳出行理念,鼓励地铁出行方式,助力全社会营造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良好氛围。

“135”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是创建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低碳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的重要评价指标,长期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各级公共机构示范创建活动,有效提升创建单位绿色出行参与程度,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示范带动效应。目前,部分公共机构已实施班车接送制度,探索制定了绿色出行积分奖励制度。为进一步鼓励公共机构干部职工绿色低碳行为,省、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已开展碳普惠制度研究,目标通过财政支持、商业激励等方式实施正向引导,对个人节能降碳绿色行为产生的减碳量予以量化奖励,其中,地铁、公交、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是碳普惠制度奖励清单的主要内容之一。

下一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将全力配合省局开展江苏省公共机构碳普惠管理平台建设,持续关注南京、常州试点地区碳普惠活动实施效果,继续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传播绿色交通理念,努力形成以“碳普惠平台为载体、常态化宣传为主线、特色化活动为辅助”的引导模式,提升广大机关干部职工选择公交出行、骑行、步行积极性,逐步带动“135”低碳出行方式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关于完善公共交通系统

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结合南通城市空间布局,积极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并在公开征求市民意见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完善城市公交线网。目前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均有公交线路接驳,基本实现公交与轨交之间的“无缝衔接”,南通轨道交通客流稳步提升。2023年我市新增张家港站至南通市主城区2条城际公交线路,优化设置轨道交通站点停靠站,打通城市交通内外循环节点,丰富了远途出行方案选择,有助于高效发挥城市公交系统承运能力。未来,市交通运输局、轨道集团仍将持续开展多项行动,进一步发挥城市公共交通的绿色引领作用。

1.促进三网融合。市交通运输局、城管局、轨道集团、公交集团加强协作,进一步推进“地铁+公交+共享单车”三网融合绿色交通体系,全面提高轨交、公交、共享单车与交通枢纽衔接效率,提升市民出行效率,打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2.加快线网优化。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指导公交运营企业,进一步通过线上扫码征集、线下“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面对面征集市民出行需求,结合客流情况优化线网布局和站点设置,扩大线网覆盖面、强化片区服务功能。

3.提升服务品质。积极探索特色公交,提供个性化、精准化、舒适化公交运输服务产品,着力打造“通学线”“通勤线”“通医线”,持续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拓展南通地铁APP“好通礼”“好通低碳出行”平台服务面,策划开展大客户团购、“一分钱乘车”等活动,开发新票种、推进多种支付渠道开发工作,促进地铁出行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今年5月,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专题宣传活动暨节能工作推进会在南通举办,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蔡湧啸倡议广大公共机构干部职工要当好示范表率,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宣传引导带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您的建议,持续加大绿色出行宣传力度,积极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布局,探索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努力为“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