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理论研究

守住底线、把好分寸,夯实亲清政商基础

来源: 南通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0-10-19 字体:[ ]

近日,江苏省纪委监委通报了违法违规“小化工”背后官商勾结问题的十起典型案例。这十起案例分布全省8个设区市,涉及收受贿赂,违规接受礼品、宴请,违规投资入股,公职人员经商办企业等各类问题,显示我省某些暗黑领域存在官商勾结、苍蝇乱飞现象。在非法获利背后,仍有“内鬼”坐镇、参与或直接经营运作的影子,其冒险行为和投机动机值得警惕和深思。

众所周知,化工生产行业复杂,品种多,工艺差别大,且多数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蚀特点,设备稳定性很难掌握,处置不当很容易污染环境,伤害身体,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国家对危化品产业一向从严监管,准入门槛很高。“小化工”企业因其投入小、利润空间大,民间资本趋之若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违法违规小化工屡禁不止,很难清理,很大原因归结于不法奸商一夜暴富的财富心态,以及一些民间资本的逐利性,也与监管力量偏弱偏软有关联,这也为相关领域监管人员的权力寻租打开了空间。

省纪委监委通报的这批案例很有代表性。越有权力地方往往被“围猎”的风险越高,一旦落入圈套,这些执法人员不仅不履行自身的监管职责,反而会沦落为不法者帮凶,通风报信者有之,协助转移证据者有之,对国家正常执法活动消极应付,设置障碍,推卸责任。更有甚者,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投资入股,违规经商办企业,想方设法从非法所得中分一杯羹,把国民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这些公权力责任置于脑后,利令智昏,吃相很难看。

古人云:“廉者乃政之本也,民之惠也”,“不受曰廉,不污曰洁”。而“清正在德,廉洁在志”,纵贪欲如落水,不费吹灰之力;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功,在利益面前,敢于抵制各种诱惑,守住清廉底线需要政治定力和勇气、毅力,需要坚持原则立场,对是非问题有清醒认知和准确的判断,从一开始扎牢防腐拒变的篱笆。政治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平时的学习积累,需要牢记党纪法规,做到心有戒尺,警钟长鸣,需要学法用法,融会贯通,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增强抵腐定力,涵养清风正气。

——严守政治纪律,坚决维护法律权威。讲政治是公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要求,树立正确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可以振奋精神、补钙壮骨、强身健体,“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知行合一,始终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增强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养成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习惯,把依法办事、依法执政内化为行为准则、外化为自觉行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公正执法者,群众自然衷心拥护。

——坚持原则底线,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一个有良好修养的党员干部,必定是明方向、知荣辱、讲规矩的干部,要建立底线思维、不越红线,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清醒头脑,对权力保持敬畏之心。规矩有时是冰冷的,铁面无私的,要求不做变通和突破,不走捷径,不打擦边球,表里如一地认真执行。要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危机意识,深刻认识自身不足,能力不足、学习不够,自觉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专业、优秀的执法者、管理者,往往临危不惧、处变不惊,避免遇事慌乱、手足无措,善于综合运用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应急处突、及时化解矛盾、消减负面影响。

——坚定崇廉拒腐,正确处理政商关系。党员干部要从行为端庄开始,加强自我管理,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忠诚做事。守纪是丝毫不能偏差的准绳,应正确区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不能混淆渗透,管住嘴,管住手,管住腿,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不做不洁之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本人认为,深刻理解“亲清”涵义,在于业务指导要“亲”,执法检查要“清”;服务企业要“亲”,利益往来要“清”。要常对政商关系的处理发出灵魂三问:是否触碰党纪国法?是否出于公心?是否违背公序良俗和道义?人际关系纷繁复杂,处理讲究技巧、方法,“曲”和“直”、“情”和“理”、“义”和“利”,要始终把握好尺度,拿捏好分寸,虚心向他人学习、借鉴,走稳人生每一步。

我局每年实施工程建设、维护保养、专业服务等大小项目数百个,作为甲方要经常与企业打交道,“小危化工”背后官商勾结的典型案例对机关后勤也有警示教育意义。要时刻守住底线,把握分寸,用“亲清”夯实新型政商关系基础,“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须知清白人格弥足珍贵,公道正义不受金钱支使,要有“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的自觉清醒和勇气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