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要闻

构建日常费用结报规范体系 赋能机关事务管理转型升级

来源: 通州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15 字体:[ ]

为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保障财政资金使用合规高效,通州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立足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日常财务费用结报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系统梳理了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等20类常见费用报销的全流程管理要求,通过统一流程、细化标准、风险管控,形成了一套条理清晰、内容完备的操作指南,推动机关财务管理规范化、高效化、智能化,为建设节约型机关、保障政务高效运行提供坚实财务支撑。

一、强化制度执行力,夯实管理底盘。《规范》明确了各类日常费用报销的统一标准与清晰流程,有效引导各单位财务行为走向规范化、程序化。通过刚性约束与柔性引导相结合,确保国家及地方各项财经法规、规章制度在各单位不折不扣、统一规范地执行,显著提升各单位的政策落实能力。

二、提升财务管控力,驱动体系升级。《规范》对报销单据的合规性、完整性、真实性提出了标准化要求,倒逼财务人员持续深化对财经法规政策的学习和理解,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履职能力。财务审核环节将更加有据可依、有的放矢,通过“初审看单据、复审看政策、终审看关联”的三级审核标准,切实提升费用报销的规范化水平,进而推动整个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化与升级,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筑牢廉政约束力,绷紧风险防线。《规范》以廉政风险防控为核心,通过全流程嵌入内控机制,构建“源头预防、过程管控、后果追责”的廉政防线。在风险精准排查方面,针对公务接待中“虚增人数、超标列支”等典型风险,建立“谁经办、谁负责,谁审核、谁担责”的追责制度;涉及物资采购的报销,必须附采购合同与验收单,且验收人与经办人不得为同一人,从流程上切断利益输送链条。形成“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遏制“微腐败”滋生。

日常费用结报虽看似琐碎,却是机关财务管理的“神经末梢”。既牵动着每一笔资金流动的合规性,更直接反映着单位财务治理的精细化程度。下一步,通州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将以《规范》落地为契机,通过制度重塑推动管理理念与治理能力迭代升级,持续深化“以标准促规范、以规范提效能”的实践探索,为区直各单位高效履职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财务保障。